邓丽君个人资料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邓丽君 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歌 邓丽君个人资料简介

邓丽君个人资料简介

2024-07-01 06: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1  3月3日,邓丽君在台湾“辛亥百年最受尊敬女性”评选活动中荣获第7名,文艺界第1名;  3月18日,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位居“中华民国建国百年金曲”票选活动榜首;  在日本发布的“日本女性卡拉OK爱唱的女歌手”统计报告中,邓丽君在日本60岁以上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1名,50至59岁女性中受欢迎度位列第2名。

2010  4月22日,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在台湾高雄开馆;  8月2日,邓丽君被美国CNN评选为“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之一;  11月6日,邓丽君获选为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名人馆代表;  12月12日,邓丽君入选华语金曲奖“30人30歌30碟”活动三份榜单;  12月22日,邓丽君音乐生活馆在北京开馆。

2009  中国网举办“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活动,评选分文学、影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曲艺、文化学者8类,共192位候选人,邓丽君以850万余票的得票数位居榜首;  同期邓丽君当选凤凰网“60年国家标志人物”之一;  邓丽君日语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和《つぐない》入选“大日本歌谣史--昭和50名曲”,分列第5位和第20位。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邓丽君被搜狐等多家知名华文媒体评选为“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2008  11月24日,邓丽君入选由南方报业传媒和《南方都市报》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30位风云人物”评选活动;  12月17日,由《新周刊》协同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联手缔造的中国娇子新锐榜揭晓,邓丽君当选“30年十大中国骄子”之一。

2007  邓丽君作为非日本籍歌手入选日本古贺政男音乐博物馆“日本大众音乐殿堂”。

2003  1月,香港电台借颁发“金曲银禧荣誉大奖”,表彰为香港乐坛发展做出努力的25位音乐人,邓丽君作为非香港人士入选其中。

2001  7月,《忘不了inoubliable邓丽君最后录音》纪念专辑正式发行;  10月23日,香港天文学家杨光宇以邓丽君的英文名Teresa Teng为“小行星42295号”命名。

1999  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位居“香港20世纪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榜首;  邓丽君获选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华语流行歌坛世纪100人”第1名;  同年邓丽君被写入《百年歌坛巨星》一书。

1998  1月19日,邓丽君日文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作为唯一非日籍歌手的演唱作品入选“20世纪中感动全日本的歌曲”,位居第16位;  4月,邓丽君获选《天下杂志》“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第19位,成为榜单排名最高的文艺界人士。

1996  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  邓丽君专辑《Recollection~追忆~》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1995  春节期间,邓丽君返台与家人团聚;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治疗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  5月8日16时许,邓丽君因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引起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接受近45分钟的全力抢救,17时30分许,邓丽君被院方证实错失有效救治时机以致抢救无效逝世,终年42岁;  5月11日,邓丽君遗体搭载泰航633客机运抵台湾;  5月12日,李登辉颁发象征最高荣誉的“华夏一等奖章”表彰其艺术贡献;  5月19日,李登辉特颁“艺苑扬芬”挽额表彰其歌唱成就;  5月23日,侨委会颁发“华光奖章”表彰其海外演艺荣誉;  5月28日,台北第一殡仪馆举行邓丽君公祭仪式;邓丽君安睡于可保遗体50年完好的水晶铜制棺木之中,灵柩获覆盖国民党党旗,安葬于台北金宝山“筠园(邓丽君纪念公园)”;  10月14日,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成立;  香港乐坛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  11月25日,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  12月1日,日本有线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有线功劳赏”;  12月31日,日本唱片大赏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功劳赏”;  年底日本《日刊时报》根据全国各地卡拉OK点唱数据做出“日本卡拉OK点唱十大演歌”统计报告,邓丽君日语代表作《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别れの予感》、《つぐない》位列其中,分列第1位、第3位和第5位;  同年,邓丽君专辑《Super Selection》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1994  6月,邓丽君带病返台参加庆祝陆军官校70周年庆“永远的黄埔”纪念晚会;  10月,邓丽君于香港出席“双十庆典大会”,与罗大佑合唱《梅花》;  11月邓丽君中日文双语单曲《夜来香》于日本发行;  12月,邓丽君婉拒日本“红白歌合战”的第四度邀请,希望把机会留给新人;  12月30日,邓丽君因重感冒伴随支气管炎导致呼吸困难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住院治疗。

1993  1月,邓丽君于香港电视台接受黄沾专访;  3月,邓丽君赴港作亚洲电视“龙门阵”特别访问嘉宾;  5月,邓丽君受亚视台长之邀出席亚视台庆活动,发表日文单曲《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与你共度今生》);  12月,邓丽君作为颁奖嘉宾出席第26回“日本有线大赏”,并献唱四首大赏曲目。

1992  2月,邓丽君于中华电视台接受陈月卿及李艳秋专题访问;  5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爱の阳差》(《爱的阳光》);  6月,邓丽君在巴黎纪念会中与众人合唱《血染的风采》;  9月,邓丽君应香港亚视台长之邀,由法国返港出席“亚洲小姐”选美总决赛。

1991  2月,邓丽君发表日文单曲《悲しみと踊らせて》(《与悲伤共舞》);  3月,邓丽君自费返台赴金门劳军;  12月,邓丽君受邀出席日本第42回“红白歌合战。

1990  邓丽君为调养身体和放松身心,进一步减少歌唱活动,生活重心移往法国;  5月,邓丽君因急性肾脏炎住院治疗;  专辑《90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涙の条件》获日本唱片协会“金唱片大赏”。

1989  2月,邓丽君应香港亚视台长之邀出席亚视“烟花照万家”直播汇演;  7月,邓丽君日文单曲《香港~Hong Kong~》(《香港》)于日本发表;  10月,邓丽君专程赴日本成田机场澄清病故传言;  于巴黎录制日文单曲《涙の条件》(《泪的条件》;  11月,邓丽君于日本TBS电视台演出“日本出道15周年特别节目”,并举行“爱的15周年”答谢演唱会。

1988  1月,邓丽君日文单曲《恋人たちの神话》(《恋人们的神话》)发表;  《别れの予感》有线榜停留时间68周,最高名列第1位;  6月,邓丽君应邀出席日本第17届东京亚洲音乐节;国语专辑《偿还》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  7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获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  10月,邓丽君定居修养于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别墅,停止推出国语专辑,隐退华语乐坛;  截止邓丽君共有17张唱片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10张唱片获得香港“金唱片奖”;  12月,邓丽君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第五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别れの予感》位居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7  1月,邓丽君于香港发表国语专辑《我只在乎你》;  6月,邓丽君于日本发表日文单曲《别れの予感》(《别离的预感》)。为避免歌唱事业对哮喘病和肾病造成不利影响,邓丽君继续穿梭于日本、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的同时,于事业黄金期逐渐淡出公众视线,除推出唱片作品及出席公益慈善演出外,邓丽君停止作品宣传及商业演出活动,呈现半隐居状态,开始欧洲旅居生活;  12月,邓丽君以《别れの予感》第四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6  春节期间,邓丽君受邀于台视推出新年特别节目《与君同乐》与国内观众见面;  2月推出的单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任时光从身边流逝》)在日本流行,7月邓丽君夺得上半年“日本有线大赏”冠军。《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日本有线榜第1名长达半年之久,第三度刷新日本有线榜历史纪录;邓丽君第三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创下日本歌坛历史纪录;  “日本唱片大赏”因其不是日本人,连续两年不为其颁奖,在日本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最终于这一年授予邓丽君“金赏”;  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邓丽君当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荣誉的亚洲歌手;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位居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2位。

1985  1月,邓丽君于新加坡接受《北京青年报》电话专访;  2月,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发表;  4月,邓丽君接受《PentHouse》杂志国际日文版专访;  5月20日至8月9日期间,邓丽君日文单曲《爱人》创下日本有线点播榜连续14周冠军和唱片排行榜上连续10周冠军的双项纪录;  12月15日,邓丽君于日本东京NHK大会堂举行“One & Only”个人大型演唱会,所得收益全数捐出;  截至12月底,《爱人》以919370次,领先对手20万次的有线点播次数再度打破日本有线点播榜的纪录,蝉联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双料冠军,成为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中第一位连续两年夺得冠军的歌手;  12月底邓丽君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以亲身设计的中国唐代美人杨贵妃造型出场;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和《爱人》在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排名中分列第2位和第4位。

1984  1月,邓丽君在台北市立体育馆举办两场“十亿个掌声--邓丽君15周年巡回演唱会”,来自台湾、英国、美国的百余家杂志、广播电台对演唱会进行全程报道及现场转播;  1月底,邓丽君巡回演唱至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  1月21日,邓丽君于日本金牛宫唱片公司以单曲《つぐない》(《赎罪》)正式复出日本乐坛,单曲迅速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  3月,邓丽君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7月,邓丽君凭借单曲《つぐない》夺得日本上半年度之“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冠军;  邓丽君四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  8月,邓丽君日文单曲《つぐない》升至日本有线榜第1名,停留榜内近12个月,创下日本乐坛历史纪录;  9月,邓丽君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学,进修欧洲古典声乐,留学期间婉拒英国皇家阿尔波特音乐厅的演出邀请;  12月,邓丽君以《つぐない》击败中森明菜及众多日本歌手,夺得“日本有线大赏”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项日本音乐颁奖礼大奖的最高荣誉,成为双料冠军,同时获得“日本演歌大赏最佳歌曲赏”、“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  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机构数据结果,邓丽君的歌曲《つぐない》位居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1983  2月,专辑《淡淡幽情》正式发表,是华语流行乐坛第一张以古诗词谱曲的专辑;  同期接受美国新泽西电台访问;  2月底邓丽君受邀于赌城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举行个人演唱会,成为首位在此签约演出的东方女歌手;  3月,邓丽君与张帝合作,再度主持台湾金钟奖;  5月,香港宝丽金宣布邓丽君自1975年起在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唱片销量累计达500万张,创下华人歌手唱片销量纪录;  推出第二张粤语专辑《漫步人生路》,是其在港台地区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日语专辑),面市不久即成为白金唱片;  12月29日,邓丽君举办以香港红磡体育馆为首站的“15周年巡回演唱会”,成为首位举办多地巡演的华人歌手和首位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女歌手,创下香港红勘体育馆首次连续演出6场、6场观众满座、最高观众人数人以及最高票房四项华语演唱会新纪录。

1982  1月,邓丽君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5场个人演唱会,成为在此举办演唱会的首位华人女歌手,演唱会投入资金达1000万港币,首场演唱收益用于慈善捐助;  2月,邓丽君赴马来西亚举行个人演唱会;  3月,邓丽君作为颁奖嘉宾出席金钟奖颁奖典礼;  5月,邓丽君开始投入古典诗词专辑《淡淡幽情》的策划工作;  同期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成为双白金唱片,另有三张大碟获得“金唱片奖”;  7月,邓丽君获台湾“热心公益演艺人员奖”;  10月,邓丽君受邀于香港无线电视拍摄《邓丽君特辑》。

1981  1月,邓丽君获台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于印尼灌录80首印尼语歌曲;  获台湾第五届电视金像奖“最受欢迎女歌星奖”及“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得到双重荣誉的艺人;  3月,邓丽君分别在台北“迪斯角”、台中“联美”、高雄“喜相逢”等场地举行个人演唱会;  4月,邓丽君于东南亚巡演,于香港利舞台第五度举行个人演唱会,以7天9场再次创下华语演唱会的场次纪录;  5月,邓丽君受邀与李季准首次合作主持台湾金钟奖颁奖典礼;  6月,邓丽君于台湾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慈善义演晚会;  8月,邓丽君返台录制大型劳军义演节目《君在前哨》特辑;  于香港出席“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五张大碟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打破香港历届白金唱片纪录。

1980  3月,邓丽君获得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歌手;  5月受邀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登台,成为首位于此献艺的华人歌唱家,获纽约市长授予的“金苹果”胸针;  7月巡演至于洛杉矶、三藩市等地;  10月于国父纪念馆举行大型演唱会,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  第四度踏足香港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的个人演唱会,创下华语演唱会连演场次纪录;  11月出席台湾金马奖;  12月推出的粤语专辑《势不两立》,获得“白金唱片奖”;  12月底赴东南亚举行巡回演唱会。

1979  2月,邓丽君因“假护照”事件离开日本乐坛,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  4月,邓丽君于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等北美城市举行个人演唱会;  8月,邓丽君马来西亚歌迷会成立;  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两张唱片获得“金唱片奖”。

1978  2月,邓丽君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展开巡回演出;  7月底,邓丽君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个人大型演唱会,获台湾员警广播电台“雪中送炭奖”;  9月,邓丽君应台视之邀,友情客串电视剧集《天涯常念旧时情》;  三张唱片同时获得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  《小村之恋》入选香港首届“十大中文金曲”;  《东京夜景》获得日本“正顽张中赏”。

1977  4月,邓丽君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  6月,邓丽君返台录制台湾首档艺人专题节目《邓丽君特辑》,以《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夺得日本东京歌唱大赛冠军;  《あなたと生きる》夺得日本“电视放送赏”;  7月,再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  以《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于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上成为香港首届“金唱片奖”得主;  于东京新桥举行个人演唱会;  在日本发行唱片累计达20张。

1976  3月,于香港利舞台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  邓丽君香港歌迷会正式成立;  7月,邓丽君于日本新宿举行个人演唱会;  11月,邓丽君率丽星歌剧团赴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1975  邓丽君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  5月,发行“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第一集《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  8月,邓丽君于香港电视台录制香港首档艺人专题电视节目《邓丽君电视特辑》;  9月,举行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10月,邓丽君于日本推出第三张单曲《雪化妆》,获“新宿音乐祭新人赏”、“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赏”及“东京音乐祭银禧大赏”。

1974  邓丽君正式赴日发展;  3月1于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推出首张日语单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今夜或者明天》);  4月,邓丽君首度赴金门劳军;  于东南亚出演《女记者》等三部舞台剧;  10月,邓丽君以第二张单曲《空港》,打破宝丽多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销量纪录,并获得“日本音乐祭银赏”;  11月,邓丽君凭《空港》一曲,从日本乐坛700余位新人中脱颖而出,获得度“日本唱片大赏新人歌手赏”,同时获得“新宿音乐祭铜赏”、“银座音乐祭热演赏”。

1973  1月,邓丽君赴美修读英文,赴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  6月,邓丽君赴新加坡国家剧院出席“远东十大巨星晚会”;  7月,邓丽君主演舞台剧《唐伯虎点秋香》;  9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  11月,邓丽君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签约,并与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合作发行唱片。

1972  2月,邓丽君第二度当选香港工展会“白花油义卖皇后”;  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于香港成立;  5月,邓丽君访问东南亚各地唱片公司、报社二十余处;  7月,邓丽君主演舞台剧《西厢记》;  12月,邓丽君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

1971  2月至1972年8月,邓丽君在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年半的巡回表演,演唱会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并与丽风唱片公司正式签约。

1970  1月,邓丽君被白花油公司以及香港《华侨日报》选为“慈善皇后”;  7月,邓丽君与凯声歌唱团赴香港演唱一个月;  10月,邓丽君与张冲合作拍摄个人第二部音乐题材电影《歌迷小姐》。

1969  邓丽君出演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出资拍摄的音乐题材电影《谢谢总经理》;  为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演唱主题曲;  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赴新加坡做慈善义演;  应邀主持台湾电视始上首档带状节目《每日一星》。

1968  4月,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在台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乐场所登台演唱,创造连续数月满场的纪录。以平均每三个月两张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张唱片。

1967  邓丽君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首次于电视节目中表演;  邓丽君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台湾宇宙唱片公司;  9月,邓丽君推出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凤阳花鼓》,正式开始职业演唱生涯。

1966  邓丽君接受台视《艺文夜访》节目访问并献唱歌曲,首次与听众见面;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以第一名成绩结业;  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5  邓丽君就读台湾金陵女子中学。

1964  邓丽君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3  邓丽君参加“中华电台”全台黄梅调歌唱比赛,以《访英台》击败众多年长选手,获得比赛冠军。

1962  邓丽君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慰问演出。

1961  邓丽君接受“九三康乐队”二胡演奏者李成清的音乐指导。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